MongoDB在进行查询时,会分析查询语句,得出可能的查询计划。

这里的查询计划就是各种可能的具体查询方法,比如对于{name:1,age:1}的查询,可能是用{name:1}这个索引进行查询,或者是用{age:1}这个索引进行查询,这些查询步骤就被称为查询计划。

如果一个索引能够精确匹配这个查询,那么查询优化器就会直接使用这个查询计划,并且不做缓存。

比如对于{name:1,age:1}的查询,有一个{name:1,age:1}的索引,那么查询优化器就直接使用这个索引,不会有别的逻辑。

如果一个查询有多个查询计划,则查询优化器会并发执行这些查询计划,从中选择最高效的查询,缓存该查询计划。之后与此查询一样格式的查询(Query Shape一样),都会尝试使用这个查询计划。

这里说一下Query Shape:查询语句中query,sort,projection的格式定义。比如{age:1}和{age:2}的Query Shape是一样的。这样我们就可以对Query Shape进行处理,从而覆盖到很多查询语句。

更详细的查询步骤为:

  1. 判断Plan Cache中是否有对应Query Shape的查询计划缓存
  2. 如果没有缓存,则分析查询语句与全部的索引,得出所有可能的查询计划,然后并发执行查询计划,得到最优的查询计划。缓存最优查询计划到Plan Cache中,然后执行该查询计划得到结果。
  3. 如果有缓存,则触发replanning机制,就是判断这个缓存的查询计划性能是否可以,如果可以的话执行这个查询计划得到结果。如果这个查询计划被认为性能不佳,则会从Plan Cache中清除掉,然后走没有命中查询计划缓存的步骤。

这个步骤的流程图如下:

旧版本

MongoDB2.x对于查询计划的选择与缓存的机制与3.x有很大的区别。如果你手上使用的是旧版本的MongoDB还是需要了解一下的。

  1. 根据查询模式(Query pattern)判断是否存在CachedPlan,如果存在直接选择
  2. 如果没有缓存记录,查询优化器创建新查询计划并标记类型,如果类型为Optimal Plan则直接执行该Plan;如果不存在Optimal Plan,MongoDB会并发尝试可能的Helpful Plan以及不使用索引的基础查询。查询优化器会对比选择表现最好的查询计划继续执行,并将查询模式与最终查询计划的映射写入CachedPlan。

与3.x的区别在于,对于查询计划,区分为Optimal PlanHelpful Plan。如果是Optimal Plan会直接执行而不进行性能比较。如果有多个Optimal Plan会执行第一个。而3.x一视同仁,都会进行性能比较。

缓存的查询计划在以下条件下会清空并重新评估:

  • 集合收到1000次写操作
  • 执行reindex
  • 添加或删除索引
  • mongod进程重启
  • 查询时指定explain()

这里与3.x的区别是如果没有1000次更新或者其他会导致查询计划缓存更新的操作的话,之后的查询都会使用这个查询计划,一旦这个查询计划其实是慢查询的话,就会导致数据库出现大量慢查询。而3.x即使命中了缓存,也依然会进行性能评估,如果评估不通过,这个缓存会被清理。

参考:MongoDB索引-查询优化器

清空Plan Cache

新建索引,或者drop集合都会清空Plan Cache。

重启MongoDB也会清空Plan Cache。

MongoDB2.6提供了操作Plan Cache的方法。

使用PlanCache.clear()可以清空Plan Cache。

使用PlanCache.clearPlansByQuery()可以清除某个Query Shape的Plan Cache。

PlanCache对象

MongoDB2.6提供了操作Plan Cache的方法。

db.collection.getPlanCache():获取集合的Plan Cache对象,可以进行进一步操作。
PlanCache.clear():清空Plan Cache。
PlanCache.clearPlansByQuery():清除某个Query Shape的Plan Cache。
PlanCache.getPlansByQuery():获取某个Query Shape的执行计划缓存。
PlanCache.listQueryShapes():获取缓存的Query Shape。

IndexFilter

IndexFilter用于指定查询优化器对于特定Query Shape如何使用索引。IndexFilter只提供了索引供查询优化器分析,查询优化器最终还是根据分析与执行结果来决定用哪个执行计划。

如果对应的Query Shape有指定IndexFilter,则查询的hint会被无视。

IndexFilter可以通过命令移除,也将在实例重启后清空。

MongoDB干货系列2-MongoDB执行计划分析详解(2)

实验

新建user集合,并插入数据:

1
2
3
4
5
6
7
db.user.createIndex({name:1})
db.user.createIndex({age:1})

db.user.insert({
"name" : "mushan",
"age" : 18,
})

执行db.user.find({name:1,age:1}).explain(),看一下查询优化器都分析出了哪些查询计划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42
43
44
45
46
{ 
"queryPlanner" : {
"winningPlan" : {
"stage" : "FETCH",
"filter" : {
"age" : {
"$eq" : 1
}
},
"inputStage" : {
"stage" : "IXSCAN",
"indexName" : "name_1",
}
},
"rejectedPlans" : [
{
"stage" : "FETCH",
"filter" : {
"name" : {
"$eq" : 1
}
},
"inputStage" : {
"stage" : "IXSCAN",
"indexName" : "age_1",
}
},
{
"stage" : "FETCH",
"inputStage" : {
"stage" : "AND_SORTED",
"inputStages" : [
{
"stage" : "IXSCAN",
"indexName" : "name_1",
},
{
"stage" : "IXSCAN",
"indexName" : "age_1",
}
]
}
}
]
}
}

可以看到,一共有三个查询计划:

  1. 使用name_1索引
  2. 使用age_1索引
  3. 使用age_1name_1索引结合AND_SORTED

对于MongoDB来说,他也没办法知道到底哪种方式是最快的,所以他就同时执行这三个查询计划,最终胜利的是使用name_1的查询计划。(这个例子中,使用name_1索引和使用age_1索引速度应该是一样的,这种情况下MongoDB就随便选一个了(具体的规则要看代码了))

按照上面的说明,对于这种有多个查询计划的语句,查询优化器会缓存最优查询计划,所以这里应该是缓存了使用name_1的查询计划,我们来查询看看。

执行db.user.getPlanCache().listQueryShapes()会发现为空,这是因为explain()不会去缓存查询计划。所以我们需要执行一下真实的查询:db.user.find({name:1,age:1}),然后执行db.user.getPlanCache().listQueryShapes(),得到结果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[
{
"query" : {
"name" : 1,
"age" : 1
},
"sort" : {

},
"projection" : {

}
}
]

可以看到这个查询作已经被作为一个Query Shape缓存下来了。

然后我们执行db.user.getPlanCache().getPlansByQuery({name:2,age:10})来看看Plan Cache是如何这个查询的查询计划的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42
43
44
45
46
47
48
49
50
51
52
53
54
55
56
57
58
59
60
61
62
63
64
65
66
[
{
"details" : {
"solution" : "(index-tagged expression tree: tree=Node\n---Leaf \n---Leaf { name: 1.0 }, pos: 0\n)"
},
"reason" : {
"score" : 1.0003000000000002,
"stats" : {
"stage" : "FETCH",
"filter" : {
"age" : {
"$eq" : 1
}
},
"inputStage" : {
"stage" : "IXSCAN",
"indexName" : "name_1",
}
}
}
},
{
"details" : {
"solution" : "(index-tagged expression tree: tree=Node\n---Leaf { age: 1.0 }, pos: 0\n---Leaf \n)"
},
"reason" : {
"score" : 1.0003000000000002,
"stats" : {
"stage" : "FETCH",
"filter" : {
"name" : {
"$eq" : 1
}
},
"inputStage" : {
"stage" : "IXSCAN",
"indexName" : "age_1",
}
}
}
},
{
"details" : {
"solution" : "(index-tagged expression tree: tree=Node\n---Leaf { age: 1.0 }, pos: 0\n---Leaf { name: 1.0 }, pos: 0\n)"
},
"reason" : {
"score" : 1.0002,
"stats" : {
"stage" : "FETCH",
"inputStage" : {
"stage" : "AND_SORTED",
"inputStages" : [
{
"stage" : "IXSCAN",
"indexName" : "name_1",
},
{
"stage" : "IXSCAN",
"indexName" : "age_1",
}
]
}
}
}
}
]

上面对输出进行了一些简化,可以看到,缓存中保存了全部的查询计划,但是根据得分进行了排序。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使用age_1索引的查询计划于使用name_1索引的查询计划得分是一样的。

MongoDB查询优化器根据这个缓存结果,按照上文说的流程来进行replanning机制。

参考资料